目录
一张图看懂《西儒耳目资》音系

声母

文字版
| 百 p [p] | 德 t [t] | 格 k [k] | |
| 魄 ʻp [pʰ] | 忒 ʻt [tʰ] | 克 ʻk [kʰ] | |
| 麦 m [m] | 搦 n [n] | 额 g [ŋ] | |
| 则 ç [ts] | 者 ch [tʂ] | ||
| 测 ʻç [tsʰ] | 撦 ʻch [tʂʰ] | ||
| 弗 f [f] | 色 s [s] | 石 x [ʂ] | 黑 h [x] |
| 物 v [ʋ] | 勒 l [l] | 日 j [ɻ] |
外加零声母。
元音

文字版
| 高 | i [i / ɨ] | ụ [y / ʉ] | u̇ [ɯ] | u [u] |
| 高 | ė [ɪ / ə] | ụ [ʏ / ɵ] | ul [ɯ˞] | ȯ [ʊ] |
| 中 | e [ɛ] | o [ɔ] | ||
| 低 | a [a] |
斜线分开的一对元音,左侧表示前接i时的音值(韵尾为u、m时应该除外),右侧表示前无i时的音值(i本身在翘舌辅音后是
实线隔开的5个格子可归为
书中e、o、u为“甚”,ụ为“中”,ė、ȯ、u̇为“次”,但这些加点字母仅用于无韵尾时的主元音,不过我们仍可推测其他位置的e、o、u也有着不同的音值。
韵母
简表
有些韵基之间没有对立,如

略表
将简表中没有对立的韵基予以合并,翘舌声母后的韵母变体也不额外列出,得到略表。

文字版
| 齐 | 撮 | 开 | 合 |
|---|---|---|---|
| i | y | ɯ/ɯ˞ | u |
| jɛ | ɥɛ | ɔ | wɔ |
| ja | a | wa | |
| ɪʔ | ʏʔ | ʊʔ~wəʔ | |
| jʊʔ | ʊʔ | ||
| jɛʔ | ɥɛʔ | ɛʔ | wɛʔ |
| jɔʔ | ɔʔ | wɔʔ | |
| jaʔ | aʔ | waʔ | |
| uj~wəj | |||
| jaj | ai | wai | |
| jəw | əw | ||
| jaw | aw | ||
| in | yn | ən | un~wən |
| wɔn | |||
| jɛn | ɥɛn | an | wan |
| iŋ | juŋ | uŋ | |
| əŋ | wəŋ | ||
| jaŋ | aŋ | waŋ |
详表
大括号括起来的行表示这些行关于声母互补。个别拼写特殊的韵母下面不计入,请看文章开头的音节拼写表。e、o介音总是i、u介音的变体(大概对应
注意翘舌声母后有




声调
- 清平 ā 44
- 浊平 â 21
- 上声 à 53
- 去声 á 35
- 入声 ă 23

